首页 资讯 正文

解锁“梅”好经济 余姚杨梅深加工年耗鲜果1600吨

体育正文 277 0

解锁“梅”好经济 余姚杨梅深加工年耗鲜果1600吨

解锁“梅”好经济 余姚杨梅深加工年耗鲜果1600吨

潮新闻 记者 陈醉 通讯员 吴大庆(dàqìng) 高嘉鸣 时下正是本地产余姚(yúyáo)杨梅上市高峰(gāofēng)。与此相适应,余姚杨梅深加工产业也迎来产销旺季。 这两天,在浙江舜祥酒业(jiǔyè)有限公司生产车间,随着传送带的(de)转动,工人们熟练地对灌装的杨梅酒进行贴标、装箱。之后,一箱(yīxiāng)箱“四明虹”杨梅酒走下流水线,发往全国各地。该公司投入5000多万元,采用先进的杨梅酒酿制工艺(gōngyì)和(hé)现代化设备,实现杨梅酒酿制全过程自动化。 “我们把(bǎ)杨梅季里收购的(de)杨梅通过输送带送入无菌车间,经(jīng)清洗、振动沥干、打浆去核,再输送到发酵罐里,发酵一个月左右,汁液(zhīyè)输送到蒸馏设备,蒸馏后‘掐头去尾’取中间段进行储存。”该公司负责人(fùzérén)祝欢介绍,公司还投资100多万元购置紫铜蒸馏设备,不仅提高了出酒率,还大幅提升了杨梅酒的品质。 此外,该公司聘请国家高级酿酒师、品酒师宁伯春在酿酒技术和(hé)生产管理上把关,确保(quèbǎo)杨梅酒质量。 余姚市作为“中国杨梅之乡”,杨梅栽培历史悠久,现栽培杨梅近10万亩。但农业靠天吃饭,杨梅尤为明显。杨梅的采摘期和保鲜期短,不耐(nài)贮运,遇雨又易落果(luòguǒ),商品性差等问题长期困扰着梅农(méinóng)。如何拉长杨梅产业的“时间轴”,延长产业链(chǎnyèliàn)条,促进梅农增收? 近年来,余姚市(yúyáoshì)农业农村局积极探索杨梅(yángméi)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,在通过应用杨梅设施(shèshī)栽培技术、数字化管理技术等管理措施,延长杨梅采摘期和保鲜期的同时,深入挖掘杨梅深加工(shēnjiāgōng)产品,成功研发杨梅酒、杨梅汁、杨梅酥等杨梅深加工系列产品,不断提高杨梅这一优质农产品(nóngchǎnpǐn)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。 目前,余姚共有(yǒu)杨梅深加工企业13家,产品(chǎnpǐn)涵盖酒类、饮料、糕点(gāodiǎn)等品类,年加工杨梅鲜果超 1600 吨。其中,有500吨以上规模化果酒生产(shēngchǎn)(shēngchǎn)企业2家,50吨以上规模化果酒生产企业5家,通过食品生产许可认证(SC认证)4家,其他作坊、大户等30余家。 为雕琢“浙产好食品 ”,近日,余姚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来到浙江成业杨梅酒业有限公司、宁波礼坊食品有限公司开展指导帮扶,全力打造 “浙产好食品”,助力共富之路越(yuè)走越宽。杨梅通过深加工,不仅(bùjǐn)解决了(le)保存难题(nántí),更实现了价值跃升(yuèshēng),拓宽了梅农增收渠道,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能。 好种育好苗,好果酿好酒。如何在原料、绿色化生产技术等(děng)方面寻求新突破(tūpò)? 浙江河姆液杨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多年来坚持高品质战略,承包(chéngbāo)了500多亩精品杨梅种植园,严把原料(yuánliào)品质关,通过现代杨梅管理技术,使用施(shī)农家肥、黄板诱杀(yòushā)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病虫害,采用科学疏花(shūhuā)疏果技术,有效保证(bǎozhèng)杨梅产量(chǎnliàng)与(yǔ)质量。在此基础上,该公司对鲜果采摘、果品挑选、鲜果打浆、多轮发酵、蒸馏出酒、酒体陈化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,以标准化(biāozhǔnhuà)水果蒸馏酒酿制为突破口,加强“河姆液”品牌建设,在业内(yènèi)赢得了良好的口碑。“酿酒与食品生产的过程最重要,只有好的过程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。”该公司负责人程尧华潜心研究、孜孜以求,采用独特的杨梅多轮发酵技术,制作出独具地域特色的“河姆液”杨梅蒸馏酒。 余姚市首家获得杨梅(yángméi)酒(jiǔ)类食品(shípǐn)生产许可证的宁波市舜邑杨梅酒业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也是专业从事杨梅蒸馏(zhēngliú)酒精深加工的企业。该公司采用浙江大学、宁波市天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、市农业(nóngyè)技术推广服务总站等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所开发的杨梅酒专用工艺,杨梅鲜果经脱核破碎、添加专用酵母、多轮循环发酵蒸馏、勾兑陈酿,形成既具有传统白酒风格,又有果酒独特风味的杨梅酒产品。 “我们将(jiāng)加快编制杨梅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、农业产业用地专项规划,积极培育龙头企业,拓展产业链条。同时,采取展示、展会、推介等宣传手段,实施‘以梅会友(huìyǒu)’余姚杨梅品牌输出工程,不断提升余姚杨梅酒的知名度。”余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道。接下来,余姚市将在(zài)品牌创建(chuàngjiàn)、技术支撑、标准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,推动杨梅酒产业健康可(kě)持续发展,使其成为(chéngwéi)带动(dàidòng)农民增收致富、引领乡村发展的大产业。
解锁“梅”好经济 余姚杨梅深加工年耗鲜果1600吨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