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斤大的生蚝批发价2元/只,杭州这里日出50000斤
半斤大的生蚝批发价2元/只,杭州这里日出50000斤
半斤大的生蚝批发价2元/只,杭州这里日出50000斤雨水退场,暑气渐盛,刚刚出梅的浙江,孩子们迎来了(le)漫长的暑假,晚上(wǎnshàng)不用盯着作业的爸妈也有了外出小憩,享受(xiǎngshòu)海鲜配啤酒的美好时光。
这些天,杭州水产市场周边的烧烤摊正烟火升腾——花蛤在烤架(kǎojià)锡纸上滋滋作响,生蚝(háo)裹着蒜香酱汁冒泡。
休渔期的海鲜市场,贝类以不受禁渔限制和集中上市的双重优势,稳坐C位。烧烤摊夜宵摊大排档的夏日(xiàrì)烟火气,也(yě)助推了(le)市场贝类的热销。
在杭州水产市场,花蛤、生蚝、扇贝凭借"价低味美"成为餐桌主角,销冠生蚝的业绩(yèjì)最为亮眼,每天的出货量(chūhuòliàng)高达50000斤。
专做贝类生意的90后曹(cáo)老板指着小山般的货箱(huòxiāng)介绍:“山东乳山直供的生蚝,1.5两~3两规格,一箱37斤批发价130元,4两~5两的批发价是150元一箱,之前的梅雨和台风对销量有些影响,最近一周(yīzhōu),烧烤店(shāokǎodiàn)生意火爆,大家都(dōu)抢着进货,日销量翻了近一倍。”
一箱生蚝37斤,半斤一只的(de)规格,算下来(suànxiàlái)批发价也只要2元/只,市场五街的贝类批发区夜间8点开市(kāishì),会一直销售到第二天早晨7点。
想实现生(shēng)蚝自由,建议大家吃好晚饭,约上三五好友或是街坊邻居,来市场(shìchǎng)溜达一圈(yīquān),可以团购一箱生蚝和其它海鲜回去,生蚝可以高压锅压一压,夜排档骨折价吃到撑。
此时的生(shēng)蚝,虽然(suīrán)没有冬天的肥(féi),但肉质也饱满如凝脂,扇贝剖开后黄白分明,无论是炭烤、蒜蓉蒸还是辣炒,都能以鲜嫩口感征服食客。
"我家炒花蛤配冰啤酒就是夏天的标配(biāopèi)。这边零批区的生蚝,老板还可以帮忙开壳(kāiké),我家住得近,拿回去吃省了不少工夫。"来市场采购的市民陈女士拎着小海鲜,笑着对(duì)记者说。
摊主(tānzhǔ)邹老板的摊上,生(shēng)蚝、花蛤、扇贝正肥硕,巴掌(bāzhǎng)大小、半斤一只的生蚝,吸引着餐馆与家庭络绎不绝来采购:“现在每天能卖几千斤贝类,比休渔前多了一半。”
相比于夜间批发区的大宗进货(jìnhuò),市场零批区的节奏更贴合居家小户——每餐买个(mǎigè)两三斤,够一家吃一餐,既尝得到新鲜,又不(bù)浪费,还能现场挑拣合心意的货品。
花(huā)蛤养在清水里,泥沙几乎吐尽,回家简单冲洗就能下锅;生蚝按大小分养在透明鱼缸(yúgāng)里,鲜度和个头一目了然。有(yǒu)的摊位还提供剥壳服务,省去了烹饪前的处理。零批区(língpīqū)的花蛤6~8元/斤,生蚝按个头大小5~10元/个,价格实在又能按需选购,成了不少家庭(jiātíng)的采买首选。
从冷冻区的(de)性价比担当,到贝类摊的夏日狂欢,再到六月黄的应季(yīngjì)登场,禁渔期的杭州海鲜市场并未因“休渔”而沉寂——毕竟对杭城食客而言,所谓“禁渔缺鲜”,不过是换种方式(fāngshì)拥抱江海的馈赠。
潮新闻 记者 施雯 文/摄(shè)


雨水退场,暑气渐盛,刚刚出梅的浙江,孩子们迎来了(le)漫长的暑假,晚上(wǎnshàng)不用盯着作业的爸妈也有了外出小憩,享受(xiǎngshòu)海鲜配啤酒的美好时光。
这些天,杭州水产市场周边的烧烤摊正烟火升腾——花蛤在烤架(kǎojià)锡纸上滋滋作响,生蚝(háo)裹着蒜香酱汁冒泡。
休渔期的海鲜市场,贝类以不受禁渔限制和集中上市的双重优势,稳坐C位。烧烤摊夜宵摊大排档的夏日(xiàrì)烟火气,也(yě)助推了(le)市场贝类的热销。
在杭州水产市场,花蛤、生蚝、扇贝凭借"价低味美"成为餐桌主角,销冠生蚝的业绩(yèjì)最为亮眼,每天的出货量(chūhuòliàng)高达50000斤。
专做贝类生意的90后曹(cáo)老板指着小山般的货箱(huòxiāng)介绍:“山东乳山直供的生蚝,1.5两~3两规格,一箱37斤批发价130元,4两~5两的批发价是150元一箱,之前的梅雨和台风对销量有些影响,最近一周(yīzhōu),烧烤店(shāokǎodiàn)生意火爆,大家都(dōu)抢着进货,日销量翻了近一倍。”
一箱生蚝37斤,半斤一只的(de)规格,算下来(suànxiàlái)批发价也只要2元/只,市场五街的贝类批发区夜间8点开市(kāishì),会一直销售到第二天早晨7点。
想实现生(shēng)蚝自由,建议大家吃好晚饭,约上三五好友或是街坊邻居,来市场(shìchǎng)溜达一圈(yīquān),可以团购一箱生蚝和其它海鲜回去,生蚝可以高压锅压一压,夜排档骨折价吃到撑。
此时的生(shēng)蚝,虽然(suīrán)没有冬天的肥(féi),但肉质也饱满如凝脂,扇贝剖开后黄白分明,无论是炭烤、蒜蓉蒸还是辣炒,都能以鲜嫩口感征服食客。
"我家炒花蛤配冰啤酒就是夏天的标配(biāopèi)。这边零批区的生蚝,老板还可以帮忙开壳(kāiké),我家住得近,拿回去吃省了不少工夫。"来市场采购的市民陈女士拎着小海鲜,笑着对(duì)记者说。
摊主(tānzhǔ)邹老板的摊上,生(shēng)蚝、花蛤、扇贝正肥硕,巴掌(bāzhǎng)大小、半斤一只的生蚝,吸引着餐馆与家庭络绎不绝来采购:“现在每天能卖几千斤贝类,比休渔前多了一半。”
相比于夜间批发区的大宗进货(jìnhuò),市场零批区的节奏更贴合居家小户——每餐买个(mǎigè)两三斤,够一家吃一餐,既尝得到新鲜,又不(bù)浪费,还能现场挑拣合心意的货品。
花(huā)蛤养在清水里,泥沙几乎吐尽,回家简单冲洗就能下锅;生蚝按大小分养在透明鱼缸(yúgāng)里,鲜度和个头一目了然。有(yǒu)的摊位还提供剥壳服务,省去了烹饪前的处理。零批区(língpīqū)的花蛤6~8元/斤,生蚝按个头大小5~10元/个,价格实在又能按需选购,成了不少家庭(jiātíng)的采买首选。
从冷冻区的(de)性价比担当,到贝类摊的夏日狂欢,再到六月黄的应季(yīngjì)登场,禁渔期的杭州海鲜市场并未因“休渔”而沉寂——毕竟对杭城食客而言,所谓“禁渔缺鲜”,不过是换种方式(fāngshì)拥抱江海的馈赠。
潮新闻 记者 施雯 文/摄(shè)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